本年度教科室围绕学校提出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引领和服务功能,将教育科研作为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手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完善激励制度 科研规范有序
本年教科室对《四川省资阳师范学校科研成果专项奖励办法》《四川省资阳师范学校赛课活动专项奖励办法》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特别对科研课题和赛课奖励进一步地规范和完善,使教育科研更加规范有序,更好地激励了教师参与教育教研。
二、领导身先士卒 科研深入人心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渠道、各种形式在全体教职工中潜移默化地宣传教育科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教研成果突出的教师进行大力表彰奖励。教师们的科研意识和热情大大地提高,
领导发挥表率作用,身先士卒,走在教研的最前沿。刘国华校长和李振华副校长分别担任两项省级资助金课题的负责人。他们积极参加相关课题研究,带头学习先进的教育科研理论,积极参加教学教研论坛,及时把教育科研最前沿的信息带回学校,主动地投身到对自己教育行为的科研、反思、探究中。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带领下,教师们自觉地把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师们参与教育科研的意识逐渐加强,形成了较浓郁的教研氛围。
三、科研推动教改,提升教师素养
教科室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培训,加强课题管理力度,为教师们的微型课题、市省级课题提供服务和帮助,鼓励教师开展行动研究,让教研与日常教育教学紧密结合。
省级课题《培养中职生社会责任感的实践研究》及《中职生常见品行问题的可控性干预实践研究》都四针对学生管理难度大的困境展开的研究,研究过程中把教育科研有效地转化为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行为与措施。2016年,这两个课题资阳市阶段性成果评选中中获一等奖,省上分获二、三等奖。今年省级课题《培养中职生社会责任感的实践研究》在今年上半年顺利结题,完成了学校第一个省级课题,并还被推选参加四川省第六届普教教学成果的评选。
微型课题在资阳市第四届教育科研微型课题评选和资阳市优秀科研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课题1个,获二等奖课题五个,获三等奖课题二个。
课题研究中,教师们教研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我校,《培养中职生社会责任感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教师获奖论文及成果达27项,《中职生常见品行问题的可控性干预实践研究》教师获奖论文及成果达18项。
四、专家团队引领 教师成绩斐然
教科室将职业教育的理念融入各种教学竞赛活动中,使教师们通过参与教学竞赛,促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并请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对竞赛活动进行评价总结,促进教师教育理论、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提升。
中职改革如火如荼,各种教学竞赛丰富多彩,教科室以此为契机,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打造平台,对每一位参加市级以上的参赛教师组建指导团队,团队中有教育教研专家及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为教师参赛提供专业、技术方面等的支持。
今年,我校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教师成绩斐然。四川省《2017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等学科“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说课大赛》,李越获全国一等奖,陈明利老师获全国二等奖。
在四川省开展的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比赛中,、潘慧、获省一等奖,马惠征、熊琴教师省二等奖,汪琳、李越获省三等奖,并有三位教师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比赛。
在三市职教联盟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幼儿教学技能比赛,李霞娟、潘慧老师均获一等奖。
教育科研的不断深化,使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为打造一流职业学校奠定了基础。
编辑:资阳师范学校